当前位置: 三峡枝江网 > 文明枝江
【枝江记忆·剃头匠】吴昌荣:76岁剃头匠,一挥一剪一辈子

发布时间:2024-03-12

枝江融媒(记者 赵雪如 金秋 安超 葛佳欣)沿着马家店街道胜利路往东,在马半路市场临时摊位点10号门面,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两面镜子……这就是剃头匠吴昌荣的摊位。

“噶吱嘎吱”,早上8点多,76岁的吴昌荣骑着红色的小三轮,带上工具,来到摊位上,又开始支棱起新一天的行当。打开光彩褪去的红色工具箱,手推子、刮脸刀、梳子、剪子等十来件物件展现在眼前,这些是陪伴他二十多年的“老伙计”,更是他的宝贝。“人家都用新工具了,电的,我这些老工具没人用了。”吴昌荣笑言。他身姿挺拔,戴着老花眼镜,显得有些斯文,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手起“刀”落。今年是吴昌荣从事剃头行业的第62个年头。

18年只涨一块钱

3月11日,二月二龙抬头,春光明媚,天气转暖,正是理发的好时间。一大早,摊位上的老顾客已经排起了长队。

剃头时,吴昌荣不多说话,来人了就请座椅上就坐,剃刀一挥就开剪,身心都专注在刀刃上,仿佛是一个神圣的仪式。不像现在有太多的繁文缛节与所谓的会员服务,他只做一件事:剃头。

周边的人大多都认识吴昌荣,最常说的是他有一把好手艺,更有一身好品行。熟客经常登门造访,也不多说,吴昌荣便心里有数,他让熟客坐下,盛满一盆温水,请熟客低头,撩起温水把头发缓缓浇湿,再帮客人抓挠头皮。单手慢挠、双手快搓的力道不同,但轻重缓慢尽随人意,后用毛巾擦干,取出剪刀简单修剪几下,再改用剃头刀,左手轻轻按头,右手拿刀轻轻下刮,随着“嗤嗤嗤嗤”的声响,刮刀所及之处,须毛纷纷落下,连眼皮、耳背上的绒毛也都要面面俱到,仿佛打造“工艺品”一样精心雕琢。最后,还要来一套从头部到肩部、手部的按摩。

这一套流程下来差不多要40分钟,而吴昌荣只收六元。2006年从百里洲来到枝江城区,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吴昌荣只涨了一元钱。

慢工才能出细活

“剃头就像学写字,刚开始只能用铅笔,慢慢才能用水笔,再熟练才能用毛笔,只能慢慢来。”就这样,慢慢地,吴昌荣一干就是数十载。

“吴昌荣是我们这里很出名的剃头匠,我们大多数老人都喜欢他帮我们打理头发。我每天都会过来,不理发的时候就让师傅帮忙按按摩,他也不收钱。”正在排队等候的老人是今年86岁的曹绪果,每天他都会到吴昌荣这里来报到“打卡”。

“民间三百六十行, 剃头排为第一行”。刚开始学拜师,从端热水开始,刮脸、采耳、修鼻毛,最后才到剃头。师傅理发的时候,吴昌荣总要往旁一凑,木桩似的看完剃头的全过程,再默默退下一步步演练,不久之后,磨刀,刮脸,剃头,他样样都精。“剃头首先要练手,师傅让我从小臂和上臂锻炼起,后来把手肘固定住,慢慢活动手腕,让右手像鱼一样自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剃头首当要稳,还是个孩子的吴昌荣认真对待每一次给别人剃头,一寸一寸,慢慢地做,细细琢磨。

“这个行当就是讲究个细,要用心,学好学精是很难的。”在吴昌荣看来,手握剃刀的日子在他生命中弥足珍贵。“老主顾们喜欢我的手艺,我很高兴。”

62年老手艺成伙伴

十四岁起,吴昌荣就拜师学艺,刚开始学习理发的时候,摇了半年手,才开始拿刀。“剃头行业靠的是刀上功夫。因此,对手腕的灵活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从1962年入行,一干就是一辈子。现在,很多老年人都愿意到他的摊位来理发。

60多年的手艺就像是吴昌荣的伙伴。这门手艺是传承的技艺,曾带出来8个徒弟,如今,吴昌荣把这门手艺看成了一种兴趣,是朋友、是知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能多做一天就做一天。”谈及“退休”时间,吴昌荣用手默默比了个“五”。“今年已经76岁了,再过5年也许干不动了,还是很舍不得的。但是现在只要还有一个顾客,我都会坚持开下去。”

二胡相伴幸福生活

除了“沙沙沙沙”的剃刀声,在这小小的摊位上,时常还会传来悠扬的二胡声。在一天的工作之余,吴昌荣会坐在凳子上,拉着手中的二胡,为生活加点“调味料”。“二胡是我自学的,我是一个人生活,平时生活中没什么爱好,就在闲暇之余拉拉二胡,享受音乐的快乐。”

空余时间,除了喜欢拉二胡,吴昌荣还会在过年时扮演蚌壳精,进行民俗表演,为大家带来节日的欢乐。

夜幕缓缓降临,街上车来人往,店里暖黄的灯光亮起,几十年的躺椅锈迹斑斑。送走傍晚最后一位顾客,吴昌荣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行囊”,红色工具箱、热水壶、脸盆、铁架子和二胡一同放进了红色三轮车。昏黄的灯光下,吴昌荣骑着三轮车的背影坚毅而孤独。

一把小小的剃头刀承载几十载的岁月年轮,一双布满60多年勤剪操刀痕迹的手,一把陈旧斑驳的二胡,这就是剃头匠——吴昌荣。

(一审 赵雪如 二审 袁定平  三审 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