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0
枝江融媒(通讯员 周祥建 林晨智)近年来,枝江市水产服务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向水产业各个环节覆盖蔓延,为我市渔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断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助力渔业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提升含绿量。出台《枝江市渔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推广绿色循环高效养殖新模式。在董市、安福寺、马家店、百里洲等集中连片养殖区域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工作。目前,我市新治理池塘面积已超过20000亩,建成了一批标准化、集约化、清洁化的规模养殖基地,促进了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渔业“1234”工程,积极创建1个枝江渔业公共品牌;推广应用零排放绿色高效养殖、池塘鱼菜共生2项节能减排绿色化生产新技术;推广流水槽养殖、零排放圈养,陆基循环水3种新型养殖模式;主推加州鲈、黄颡鱼、长吻鮠、鳜鱼4个特色高效养殖品种。截至目前,三种新型养殖模式累计推广450套以上,设施化养殖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养殖效益较传统养殖模式提升了3倍以上,发展规模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以“芯片+”提升含技量。支持水产良种企业提档升级,完善“繁育推”一体化链接体系,加速良种普及化进程。以天丰长江土著鱼类良种场等传统苗种企业为“主力”,稳定大宗淡水鱼繁育基本盘,保证我市四大家鱼繁育量稳定在2亿尾左右;以一尘水产等特色苗种企业为“新军”,加快特色水产品苗种繁育能力,力争全市以鲈鱼、黄颡鱼为代表的特色水产品苗种繁育量突破1亿尾。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扶持宜昌市三江渔业有限公司建设珍稀特有水产苗种繁育基地,提升铜鱼、鲟鱼、胭脂鱼等特色鱼类繁育规模和能力;支持枝江市腾达生态农业公司建设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繁育(枝江)实验基地,进一步巩固我市鄂西特色水产品苗种繁育强市的地位。
以“科技+”提升含金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微生态制剂调水、鱼病生态防控、鱼塘微孔增氧和底排污等实用技术,池塘内循环养殖基地80%以上配套建设了集水质监测、鱼病诊疗、质量安全为一体的综合监管系统。投资30余万元新建枝江市智慧渔业平台,全市121家水产经营主体纳入平台监控,对我市重点养殖主体的水质指标、设备运行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打破现有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建立完善信息共建共享工作机制,注重渔业信息资源数据积累,建立数据交互平台,以数据资源共享促进数据采集、带动数据开发利用,加大数据内部整合和外部交换力度,强化数据互联互通,促进资源融合共享。目前,我市渔业科技贡献率(新技术、新模式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到了60%以上。
(一审 何唯 二审 袁定平 三审 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