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峡枝江网 > 媒体枝江
【三峡日报】稻田又见新禾绿

发布时间:2022-05-06

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

眼下正值早稻插秧的最佳时节,全国种粮大户、枝江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开梅组织社员们抢抓农时,起母秧插早秧。截至5月5日,合作社早稻插秧面积已达3000亩。

“姐妹们,加把劲!趁凉快早点把这些再生稻育秧苗转送到车上。”早上7点,仙女镇金山村育秧基地里,成片“绿毯”一样的育秧苗向阳而立。李开梅和合作社7位社员脚穿雨靴,猫腰缓行于田间,熟练地将托秧盘上的秧苗打卷摆放齐整,然后装筐再接力转运至机耕道上的货车上。

育秧苗装车后,来不及歇口气,李开梅又驾车赶往10多公里外的仙女镇九龙村查看秧田整理情况。

“这里生态好,种的水稻自然好吃!”李开梅笑着说,等明年仙一路修好,她计划在九龙村试种500亩彩稻,既契合农旅结合的发展需求,又能提升亩产经济效益。

临近中午,李开梅的电话仍然响个不停。原来是张家湾村社员陈庭珍家稻田已经整理完毕,希望李开梅尽快安排插秧机下田插秧。

李开梅一边联系插秧机,一边马不停蹄赶往陈庭珍家。赶到之时,插秧机已经在水田里忙活着。

“年纪大了,耐不活种田了,幸好有李总合作社的插秧机,帮了我们大忙。”年近七十的陈庭珍23亩水稻分散为3块田,每年插秧时节就发愁,生怕误了农时。如今全部交由合作社打理,省时又省事,一台插秧机一天的工作量能顶30个劳力的工作量。

李开梅告诉记者,如今在家种田的农民普遍年纪偏大,枝江地处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多丘陵,大多数田块零散不利机械作业。合作社采取“一户一策”,一对一服务,能进2台机械作业的就2台,不行就1台下田,解决了零散田块的插秧、田管、病虫防治、收割等难题。

让农民种粮“更省力更轻松,多挣钱”。合作社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现已购置自走式喷雾机4台、无人植保机8台,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20余台(套),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水稻收割时常常遇到下雨天,合作社筹资修建了全自动粮食烘干设备,今年还将烘干能力扩大一倍,日烘干能力提升至300吨。不仅如此,李开梅还推广6个优质稻品种,打造“四季安大米”绿色品牌,帮助农民亩平增收200元以上。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3年来,李开梅吸收周边21个村1000多户农民加入合作社,统防统治和技术服务面积增加10000亩,总面积超过30000亩,稳稳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中”。

绿水油油记插秧,转头风露稻花香。李开梅眺望正在田里忙碌的插秧机,眼中满是憧憬。等到收获季,风吹稻浪的景象又会铺满金色的大地……

图①: 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成群白鹭在旁觅食嬉戏, 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

图② ③ ④ ⑤:李开梅和合作社社员将托秧盘上的秧苗打卷摆放齐整,然后装筐转运至货车上。

图⑥:好种子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

图⑦: 机械化作业助春耕“加速度”。

本版图片由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来源: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鹏飞 通讯员 李巧爱 毛晓娜